近期,在湖南湘西自治州保靖縣呂洞山鎮呂洞村十字坪,正是“秋風颯爽正金秋,高粱熟來紅漫天。” 海拔800米的十字坪高粱熟了,一串串糯紅高粱顆粒飽滿,色澤鮮艷,把桿子壓成一道道優美的弧線,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好似一塊塊紅黃花布披掛在山間。 紅紅火火,正是老百姓對日子的盼頭。 保靖縣呂洞山鎮呂洞村平均海拔400余米,村內十字坪區海拔達到了800米,滿眼望去,高粱、綠樹等或成片、或零散地分布著,一陣陣秋風掃過,沉甸甸的高粱穗垂頭搖晃,像一張張紅艷艷的雀躍的笑臉。而比高粱還顯喜慶的是村干部楊云明和駐村工作隊員田洪武的燦爛笑容。此時的他們正站在齊人高的高粱旁,扯著麻袋,準備裝入一把把高粱穗。 這是呂洞村種植高粱的第二年,是農行湖南省分行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針對大多村民僅以種茶為單一收入來源局面所籌謀的新收入路徑。2023年是村里農戶單打獨斗、分散種植,但由于第一年種植經驗不足,管理不善,加上存在土地糾紛,導致收成不盡人意。今年年初,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和駐村干部多次召開會議,就十字坪高粱種植問題進行商議,又經過和農戶多次溝通協調,最終達成了“村集體+農戶+企業”的新型共富模式,即由村集體牽頭,聘請農戶管理,駐村工作隊組織和企業達成保底收購協議,所得收益均入村集體經濟賬戶。據了解,今年高粱種植面積已由去年的60畝擴種至400余畝。同時,為解決種植高粱培管資金,駐村工作隊主動聯系農行保靖縣支行發放惠農貸款60萬元。 “今年種植高粱在培管方面吸取了去年的經驗,同時新利用了無人機噴灑除草劑,節約了人工成本,收成預計能達到9萬公斤,成交額超70余萬元。”看著滿地翠綠的高粱,呂洞村村干部楊云明喜上眉梢,“今年400畝,明年我們要爭取發展到600畝!” 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石峰介紹:“有了訂單農業兜底,就如東海有了定海神針,不但增加了約600人次的務工收入,而且這次預計給村集體經濟創收凈利潤10萬以上,這是鄉村振興的造血所在。” 高海拔地區光照充足,種植出的高粱除了產量較高,也具有生長周期長,營養豐富,口感更加甜糯的特點。保靖縣呂洞山高粱種植產區也成為上市公司酒鬼酒的優質原材料基地。 高粱飄香喜豐年,粒粒飽滿頌豐鮮。高粱籽粒的飽滿度,何嘗不是農戶對生活的滿意度。高粱種植的背后,穩定的合作模式和保質的種植方式振奮了村集體和農戶的信心。在一浪接一浪的高粱紅下,生活的佳釀正在醞造中。 |